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

讀書心得: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


「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」,就我的理解,所謂「水果」是指我們能享受的成果,而時代背景讓我們能享受的「果」,已經將盡,所以我們得趕快想辦法,例如轉型。我這篇心得會大致分成整體心得跟細節兩大部分。

一開始知道這本書的時候,是看了本書作者撰文引用書中的其中一篇文章「別亂鼓勵大膽走出去」。因為我自己的經歷跟這篇算是有些呼應,所以好奇買了書來看。原本以為內容是批判年輕人,但看完後,發現主要是對社會整體的反思,是對社會殷殷期盼,委婉而鏗鏘。

這本書提到了許多面向,除了我平常關心議題所觸及的程度,這本書也補充了我未曾思考的角度,例如早些世代的背景。我覺得這正是我喜歡看這類書或文章的地方,那像是,可能每個人能瞭解的事情、甚至思想,還是會深受同一個世代影響,但只要將訊息的網灑出來、盡力客觀呈現,就是一種思想的傳承──雖然會經歷碰撞跟磨合,但終究是傳遞下去了。這讓我想到,在漫畫「棋靈王」裡,主角進籐光說了一句我很喜歡的話,我稍微改了一下符合我自身心境:「我在這裡,是為了將過去和未來連接在一起,不管會不會失敗。」

我想尤其在網路社群的時代、雖然將來這種互動模式也可能會消失,但總之,至少現在,就算不是出書,我喜歡看每個人想表達什麼就在自己的地方盡情表達,不用擔心欣賞的人多或少,因為當聲音變得多元,也會影響他人的思考趨於多元,或許總有氣味相投的人會停下腳步,我甚至覺得,知心的,一個就夠了。那都是一種傳遞啊。

再來談本書細節的部分。

關於國際觀。對於常有媒體指稱「年輕人沒有國際觀」,我想如果我此時閃躲著說「我XX歲了,不是年輕人了阿」、或者7pupu的說「你才沒國際觀、你全家都沒國際觀」又顯得太不負責任、連可能是事實的指責都無法承受;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國際觀,畢竟出國並不自動代表擁有國際觀,但我能做的就是盡力瞭解國外的事實,進而從中汲取優點來學習、而對壞的部分自省。至於我真正在執行的、更實質明確的做法,就是參與編譯外媒,提供給台灣人。當然這是很小規模的事,但總歸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實踐。

至於書中提到科技對工作機會的影響,在教學這部分,我想提供我在澳洲唸書的情況作參考:在澳洲,科技對教學而言比較像是一種「輔助工具」,而非取代教師。我們會錄製每堂上課的影片上載到學生系統,給選修這堂課的同學觀看,這能讓病假或有事無法到場的同學在事後也能聽講,有哪裡沒聽清楚的同學也可以再多聽幾遍;甚至如果教室空間不足,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聽課,即使效果略遜現場聽講,至少能「聽到」。我們考試也會有線上系統可以即時考試、揭曉答案。甚至課業討論互動,教授也會用通訊軟體回覆大家問題(不是隨時回覆,而是約定一個時間,請學生事先準備好問題,再一起發問),不一定要在教室。但這些方式,都是「增加」教授的教學工具,是讓教授有更多方式可以選擇。我們還是有很傳統的手寫考卷、有板書、還有幻燈機──如果不擅長電腦的教授可以書寫或畫在紙上,然後再投影放大到台上,這是結合過去與現在,而不是取代。

再談數位化對台灣教學的影響。如果教學數位化減少了部分教學工作,我個人覺得對台灣的教學而言是好的,即使減少工作會多出時間,但畢竟原本教授們的工作量就太多,這不失為稍稍喘息的契機;又或者,教師也能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改善教學方式,或者更新知識,這對「教育」這件事是有益的,所以我個人對於數位化在教學上的改變是樂觀其成。

而科技若要應用得當而不打擊就業,我目前所想到的,讓科技往比較缺人力的方向發展,例如長照,或許也是個方向?因為長照長期以來欠缺人力,如果能設計出功能簡單的機器做輔助,或許也能讓長照不需要太多人力?例如行動、如廁盥洗等原本需要依賴人力的事,如果能有對應功能的機器甚至只是工具,或許就能讓照護更容易,無論是照顧者能更輕鬆、甚至是設計得夠簡便讓長者能自行使用,增加「自理」的可能。而「能夠自理」也能讓人活得更有自尊。

總之,看完這本書,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文字與自我內心的「互動」,而非只是「接受」。而我一直都很喜歡這樣「靜態的互動」。最後我想引用書裡這段話:「了解中國雖然重要,年輕人卻不該把心思放在兩岸競爭力。年輕人應該認清:根本沒有所謂的兩岸競爭力。真正的競爭力只有一種,就是全球競爭力。」我想,台灣人無論在哪、在海內或海外,只要心中有台灣,那麼表現出來的言行,自然會圍繞著台灣。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22回顧

曾有一度覺得 到底需不需要在特定日子做特定的事, 但沒有儀式感的生活似乎更飄渺, 還是來年度回顧一下好了 今年真要說有什麼感觸, 我想到的是, 許多人總認為遠而大的目標才能追求, 但我想要說, 不要因為可能半途而廢就不去做想做的事, 否則終其一生 可能連這些微小的累積都不曾有過。...